坚持创新与改革“双轮驱动”,加快构建“通道+枢纽+网络”现代物流体系——内陆腹地变开放高地-新华网
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
>>正文

坚持创新与改革“双轮驱动”,加快构建“通道+枢纽+网络”现代物流体系——内陆腹地变开放高地

2024-07-13 15:31:07  来源:贵州日报

  中欧班列从贵阳国际陆港发出。

  近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《关于做好2024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》,发布新一批20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,贵州六盘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入选。

 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,深化重点领域改革,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。省委主要领导在调研物流工作时强调,要从战略高度谋划推进现代物流发展,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,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,更好支撑高质量发展。

  在区域大物流格局下,贵州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改革“双轮驱动”,加快构建“通道+枢纽+网络”现代物流体系,持续完善综合交通设施网络,打通“公转铁”“公转水”、多式联运堵点卡点,加快补齐农村物流短板,大力培育引进优强物流经营主体,现代物流业正成为贵州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。

  走出物流通道突破之路

  伴随着班列鸣笛,在位于都拉营站的贵阳国际陆港内,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陆续到达,吊装车穿梭其中,将一个个集装箱从班列吊装到陆港。

  另一头,一辆辆满载出口货物的货车从毗邻的贵阳综保区通关后驶入港内,通过班列运向沿海港口、走向全世界。

  2022年,贵州按照“都拉营铁路物流港+贵阳综保区+海关监管作业场所”联动发展思路,创新性打造综保型国际陆港,加快推进内陆港及海铁联运发展,为内陆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港口物流服务,构建了“陆海内外联动、东西双向互济”的开放新格局。

  从无到有,从有到优,从优到强。今年1至6月,贵阳国际陆港实现集装箱周转量9983大柜,完成省级半年目标的124.8%;发挥铁路专业运营优势,持续降低铁路专用线停车时长,节约使用费114%。

  联通陆海,触达世界。创新“铁路+港口+海运”服务能力,中远海运集团在贵阳国际陆港设立提还箱点,长期保有200个海箱,便捷“背箱入企”。同时,增开贵州经钦州港到胡志明(越南)、海防(越南)、关丹(马来西亚)、林查班(泰国)等4条公铁海联运国际航线,推动“黔货”直达全球144个国家及地区主要港口。

  “向云端”,航空口岸取得新突破。去年底,贵阳⇌加尔各答国际货运航线的开通开启了贵州“一局四中心”国际货运航线的先河,贵州口岸营商环境建设和国际航空枢纽功能提升迎来新的重大进展。此后,贵州又相继开通了贵阳⇌卡拉奇、贵阳⇌德里两条国际货运航线。

  贵州“一局四中心”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综合性航空口岸,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项目,有力弥补了贵州空港口岸功能不全的历史短板,为贵州国际航空枢纽扩大辐射效应、推动“客货并举”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,全面提升贵州在世界城市网络体系中的节点地位和枢纽功能。

  贵州民航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,接下来,将适时开通贵阳⇌胡志明(河内)、贵阳⇌仰光、贵阳⇌吉隆坡、贵阳⇌莫斯科⇌摩尔曼斯克等多条国际货运航线,为贵州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更多物流便利,进一步加强口岸功能建设,通过建立更加完善的“国内外、客货运”航线航班网络,加快培育发展航空物流等民航产业,为贵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。

  创新驱动释放物流潜能

  一座物流智慧仓,使白酒业务量突破1000万件,为客户降低物流成本1500万元,如何做到?

  在位于贵阳市的牛郎关智慧物流园智慧仓可以看见,机器人轻松运输数百斤的货物,堆垛机在系统算法加持下,能把货物安全、高效地送达最优存储空间。

  “与传统